首页 > 楚玉音乐 > 角色时讯 >

古代三更半的三更指的是几点,介绍古代时间方法

2024-01-20 22:40 2393次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式不同于现代,以日出日落或者鼓点为基准。其中,三更是古代时间计算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指的是夜晚的某个时刻。本文将介绍古代时间计...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式不同于现代,以日出日落或者鼓点为基准。其中,三更是古代时间计算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指的是夜晚的某个时刻。本文将介绍古代时间计算方法及三更的具体时间。

一、古代时间计算方法

古代三更半的三更指的是几点,介绍古代时间方法

1. 日出日落法

古代人常以日出日落作为时间的计算基准。日出时间为“鸡鸣”时,日落时间为“鸡入林”时。

2. 鼓点法

古代城市中常有鼓楼,鼓声可以让市民知道时间。鼓声一次为一刻,四刻为一时辰,敲鼓的人被称为“鼓手”。

3. 水漏法

古代人还常用水漏来计算时间。水漏分为漏刻和漏时,漏刻为一小时的六十分之一,漏时则是漏刻的十二倍。

二、三更的具体时间

古代三更是指夜晚的某个时刻,具体时间因地域和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唐代,三更通常指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在明清时期,三更则是晚上十点到十二点。在北方,三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子时”,是指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在南方,三更的另一种称呼是“夜半”,是指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两点之间。

古代的时间计算方法十分繁琐,但是却是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三更则是古代时间计算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代表着夜晚的某个时刻。虽然现代时间计算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古代的时间计算方法和三更这一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393)

猜你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