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楚玉音乐 > 乐界解答 >

气蒸云梦泽下一句,介绍古诗中的典故和意义

2024-01-07 11:20 524次

《气蒸云梦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此诗通过描写远古时期荆轲刺秦的故事,表达了“忠臣不避死”的崇高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本文将从典故...

《气蒸云梦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此诗通过描写远古时期荆轲刺秦的故事,表达了“忠臣不避死”的崇高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本文将从典故、诗歌结构、意象等方面对该诗进行分析。

1. 典故

气蒸云梦泽下一句,介绍古诗中的典故和意义

“气蒸云梦泽”源于《史记·荆轲刺秦列传》,荆轲刺秦失败后,逃到夜郎山中,见到了梦中的楚王,楚王问他:“当以何为信?”荆轲回答:“臣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楚王深感荆轲的忠诚和才华,便派人带着金帛和美女让他去刺秦王。

2. 诗歌结构

本诗为七绝,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十四个字为一联。整首诗结构紧凑,起承转合得当。第一句“气蒸云梦泽”,以气蒸云梦的奇妙景象,揭示了远古时期的历史场景;第二句“波撼岳阳城”,引出了荆轲刺秦的故事;第三句“高秋慢马行”,描写了荆轲行刺的艰难险阻;第四句“直指黄鸟垂”,点出了荆轲的忠诚和勇气。

3. 意象

本诗的意象丰富,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高秋慢马行”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历史场景和荆轲行刺的艰险。尤其是“直指黄鸟垂”,通过鸟垂的形象,表达了荆轲不畏权贵、坚持自己信念的崇高精神。

总之,白居易的《气蒸云梦泽》通过描写荆轲刺秦的故事,表达了忠臣不避死的崇高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不容忽视。

(524)

猜你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内容